用技术高效学习 有方式陶冶性情

作者:嘉定实小     更新时间:2019-09-01 18:41     点击量:0

用技术高效学习   有方式陶冶性情

——嘉定区实验小学2019学年课程计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办好人民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以及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的会议精神、《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09〕7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五部门关于减轻过重课业负担深入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11〕38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小学实施“快乐活动日”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沪教委基〔2011〕53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本市小学试行“快乐30分”拓展活动的通知》(沪教委基〔2017〕37号)、《上海市中小学2019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等文件精神,现制定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2019学年度课程计划。

一、学校背景分析

1、学校概况 

嘉定区实验小学现有44个教学班,学生1900人,平均班额43人。教职工120人,其中专任教师109人,职工11人;区学科骨干教师3名,区学科新星2名,校学科带头人3名,校骨干教师6名,校学科新星5名,校骨干班主任2名。高级教师11名,占教师数的10.1%,中级教师59名,占教师数的54.1%;硕士研究生8名,占教师数的7.3%;本科学历人,占教师数的88.9%。

近年来,学校以“数字化教与学的应用研究”带动学校的系统变革为突破口,保持高位持续发展,成效明显。学校蝉联14届市文明单位称号,被命名为全国第五届“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中国长三角千校网络结对示范学校、市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示范校、市花园单位、市安全文明校园、市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市数字化应用先进学校、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市体育场地开放先进单位、市数字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变革创新实验项目校,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等,成为市棒球联盟学校,舞蹈团与德国萨宾娜舞蹈学校成功签约,与上海音乐学院合作成功组建萨克斯乐队及男童合唱团。“引擎管理团队”获市教育先锋号,“数字化学习运用课题组”获市巾帼文明岗称号。成功承办由市教委基教处、区教育局主办的“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推进活动。多次在全市校长培训、信息化蓝皮书发布等各类会议中作论坛发言,学校获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

2、学校发展优势

优势一:地域文化资源得天独厚

学校位处嘉定城的副中心,周围有6所科研机构,中心城区人口的迁入,外来人口的移居,使教育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家庭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伴随家长经济文化水平的提升,家长日益迫切要求参与学校教育之中,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期望更加全面、更具个性。全球化背景下的上海城市经济正在经历深刻的产业结构转型,职业转换的几率和频率将增大,这迫切需要培养具备创新素养和具有幸福感建设能力的未来公民。

优势二:数字化教学效果显著

自2007年7月起,学校开展数字化学习变革实践与研究, 2012年9月又进行了新的尝试与突破,在“每个孩子一个学习终端”的新环境下进行“再生式”的“课堂创新”。从组织形态、教学常规、学习规则、科学评估和多方合作等五个方面对课堂进行了重新定义,进行“课堂创新”的系统变革。教育教学模式的大胆创新,体现了教育与技术的亲密携手、人与物的完美匹配和事与理的交融共通,逐步贯通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同时,学校通过与专业公司合作,对开展应用数字化方式学习的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估的研究。通过与全市常模库中的量化数据与客观分析的横向比较与纵向跟踪,应用数字化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学生在注意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理解能力、精细动作和平衡与协调上保持领先,在注意、表达、精细动作的提高程度上优于非数字化学习的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的领先更是明显加大,初步反映了课堂创新实践的成效和对于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影响。“数字化环境下重新定义课堂实践”项目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形成辐射作用,荣获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市区媒体多次报道。

二、课程目标

1、课程建设目标

围绕“把快乐的触角伸向每一个神奇的角落”的课程理念,优化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不断完善以“数字+”为亮点的“小触角”课程体系,均衡六大板块,整合三类课程,建立知识间多维联系,打造精品课程群。通过学期课程统整、长短课程、嵌入式课程、主题式课程、项目化课程的立体实施,建立课程实施的多元通道。建立以素养为导向,以数字化工具为手段,以大数据为参照的课程评价与优化体系,促进小触角课程的更新迭代。

2、学生发展目标

总目标:

我们致力培养用技术高效学习,有方式陶冶性情之人。“高效学习”——指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认知工具,进行数字化学习,初步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陶冶性情”——指学会交往与合作的方式、掌握1-2项愉悦性情、放松心情的技能。

具体目标:

通过六大板块(语言版块、思维版块、创意版块、情绪版块、运动版块、数字版块)内容的学习与探究,培养优雅且善沟通、智慧且会创新、明敏且有情趣的儿童,提高学生的言语信息能力、数理逻辑能力、探究实践能力、创新质疑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并通过这些“四通八达”的能力触角与人沟通,与世界沟通,与未来沟通,让每一个儿童都有能力成为未来优秀的现代公民。

——优雅且善沟通:懂礼仪,善表达;积极乐观,举止文明;

——智慧且会创新:善思考,懂技术;学无止境,不断创新;

——明敏且有情趣:喜运动,有才艺;坚强自信,兴趣广泛。

三、课程结构

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根据“培养优雅且善沟通、智慧且会创新、明敏且有情趣的儿童”这一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办学特色,将课程命名为“小触角课程”。“小触角课程”犹如一只在数字化校园中探索的小蜗牛,用语言触角、思维触角、情绪触角、数字触角、运动触角、创意触角向知识世界的不同方向与维度进行探索的过程。

微信图片_20190901183608.png

 

四、课程设置及说明

1、学校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表

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2019学年度课程计划2、课程计划说明:

课程计划1.png

(1)各年级全学年教学活动总时间为40周。其中,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为2周,授课时间按34周计,复习考试、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时间为4周。

(2)一、二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33节,三、四、五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34节。每节课的时间按35分钟计。

(3)各年级每天安排15分钟午会,每周在午会时间安排一次时事形势教育,每月在班会时间安排一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时事教育活动。

(4)各年级每天安排时间为40分钟的广播操、眼保健操;每周安排两次时间为35分钟的体育活动。

(5)每周三下午实施“快乐活动日”,由班队/少先队活动、体育活动、探究等课程组成,每学年安排30次,课时总量为120课时。

(6)一年级入学安排4周的学习准备期,从学科课程和综合活动两方面实施教学。一年级入学初4周不安排“快乐活动日”,利用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的课时,落实16——20课时的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

(7)学校依据学生需求,结合在地资源优势,围绕“语言、情绪、运动、数字、创意、思维”六大学习领域的小触角课程架构,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具有选择性的课程,让学把快乐的触角伸向每一个神奇的角落,丰富学习经历,提升核心素养。具体安排如下:

2.png

 

3.png


(8)学校每周一升旗仪式安排“国旗下讲话”。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沪教委基〔2014〕54号)要求,开展各类专题教育。每周安排一次“时事形势”教育,具体内容可以根据临时任务及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9)学业评价严格实行等第制。不进行期中考试或考查。一、二年级进行期末考查(一年级不进行书面考查);三、四、五年级期末考试仅限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其他学科只进行考查,考查形式灵活多样。

(10)发挥学科育人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各学习领域和学科课程教学渗透“两纲”内容,贯彻“两纲”精神,形成落实“两纲”的教育合力。

(11)以校园主题节为载体,挖掘学生潜能,展示学生个性。开展学术月、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一学期落实2~3个主题活动。

3、学校课时与活动安排

2019学年作息时间表

4.png

 

备注:

1. 一二年级周一、周四、周五15:10放学,周二15:45放学,周三16:30放学。

2. 三四五年级周一、周五15:10放学,周二、周四15:45放学,周三16:30放学。

说明:

(1)严格执行市教委文件精神,8:15开始集体教育活动,每节课的时间按35分钟计,课间休息时间为12分钟。

(2)落实一、二、三年级“四课、两操、两活动”、四、五年级“三课、两操、两活动”,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

(3)严格按照市教委课程计划实施教学管理,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突破规定的周课时总量,确保专课专用,不挤占非考试类课程,不随意拖堂和提前上课,教师不随意调课。

五、课程评价

学校课程的管理反映在对学生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的科学与规范,丰富评价的方式方法才能有效地保障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既要注重终结性评价,更要关注过程性评价,真正发挥评价引领的积极作用,保护、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课程评价强调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树立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的观念,采用等第和评语、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依托翼学院、深瞳优学等数字平台,建立具有校本特色评价方式。

(一)基础型课程评价

1.对教与学的评价

(1)教学过程的评价

教的过程性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是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五个教学环节的实施情况。依据校本化的评价量表实施评价。评价方式做到五个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行政检查与展示交流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综合检查与单项检查相结合;常规检查与教学能力评比活动相结合。

学的过程性评价。作为数字化实验学校,教师会在课前制作教学重难点的创课放在“翼学院”平台供学生学习,学生学习完后可以完成相应的动态适应训练的题目。翼学院平台会记录下学生学习创课的过程及是否掌握的数据,以此来获得“积分”。教师也会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点赞”及及时反馈的语言评价。根据“赞”和“积分”的数量,学期末会组织班级进行评选出并授予荣誉称号。

学生课堂学习多维评价表

班级:      学号:     姓名:      

5.png


(2) 教与学结果的评价

为了能更高效地对学生学业的结果进行更有针对性,学校联合中科实验集团建立了“基于数据的绿色学业评价”。

“基于数据的绿色学业评价”是指运用智能扫描和分析工具,对学生的阶段练习、问卷调查等能反映学生学业水平和与学业相关的非认知能力水平进行数据分析,关注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均衡度指数、标准达成度、未来趋势等,为进一步的改进教学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

通过多次实践和完善,我们优化命题考试评价管理,完善数据分析模型,建立了“教师-班级-备课组-年级组-学科组-课程管理中心-校长室”质量分析层级报告制度。

第一层:细颗粒的数据采集方案—基于AI技术的智能采集与识别

1.通过采集日常的纸面练习数据来跟踪教学质量

2.高速批量扫描、自动识别学生和采集纸面练习的批改结果、满足等第制、自动识别书写笔迹、无需对练习进行特殊排版

3.在每道题目的精细颗粒度上采集数据。

   第二层:精准的班级教学质量的诊断分析-任课教师

1.分析班级所涉及学科的整体质量水平以及发展趋势

2.整合了双向细目表,分析在不同维度的质量数据

3.归纳错误实例、分析所反映的教学问题、提出改进及补偿措施

教师通过对数据的解读,有可能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共同存在的学习错误问题和教学薄弱的方面,对教学存在的问题作出诊断分析,提出改进教学或教学补救的方案。这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一种有效措施。

   第三层:全面的学科或年级教学质量的诊断分析--学科教导或年级组长

1.分析评估校内纸面评测组织实施的科学化水平,可以为改进下一轮的评测和教学提供信息依据

2.分析评估纸面练习的质量、设计的合理性、练习的结果和目标达成度

3.比较校际间所涉及学科的整体质量水平以及发展趋势

4.比较校内全年级各班所涉及学科的整体质量水平以及发展趋势

5.分析某年级某学科所反映的共同问题

6.开展基于大数据分析结果的学科、年级组教研活动

学科或年级的整体质量的分析比较为学科和年级组为单位开展教学质量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第四层:个性化的学生个体的诊断分析- 任课教师和家长

1.个性化:一人一报告

2.综合质量评估:多学科综合评估学生的发展情况

3.详细的学科单项评估报告:了解学生定位和发现知识薄弱点

4.学生个体的学科学习发展趋势

5.学生纸面练习的错题汇总和订正情况

学生学习困难,就好像身体患病,需要看医生,诊断疾病后再处方治疗。自动生成的报告解决了老师以往分析试卷的模糊性。教师可以基于数据,并结合日常观察作出诊断并采取教育补救措施。

   第五层:学校质量管理的顶层设计--- 校长

1.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多层学校质量管理的层次

2.即时把握大数据中的核心信息

3.学校整体质量数据的跟踪、研究

4.利用数据管理、利用数据调配资源

5.学校质量管理活动更加有序、规范

 

(二)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评价

首先对教师进行评价。通过查看教师课程实施的具体计划、进度、教案、课时数、考勤记录、学生作品等资料,抽查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学生访谈等方式对教师实施课程情况进行评价。在课程结束之后,每学年我们会通过网上问卷的方式让学生来问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的老师评价,并提出具体的建议,以此作为是否在下一学期继续开设此门校本课程的依据。

其次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各类学术节、艺术节等主题节日来展示校本课程的活动成果。教师也在学期末在班级内进行成果展示、或者参加各类比赛等方式,并将学生参加课程学习的情况记入《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

教师“教”的评价指标体系表

6.png

7.png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建立学校课程领导小组,校长作为学校课程开发的第一责任人,从宏观上提出课程设置、开发与实施的总体要求;课程管理中心负责课程计划制定,将要求落实到实处。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组员,负责具体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精心组织教师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评价、完善的全过程,从而提高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性。

2、制度保障

依据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教师课程开发的态度、能力以及实施效果对教师进行团体奖励或个人奖励。在绩效考核方案中,对课程教学中得到学生高度评价或者积极开展课程、教学、评价等的老师进行奖励。对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等,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进行约束,确保教师能按照师德师风的高要求来要求自己。

3、资源利用

学校成立了课程顾问团,主要由校级领导、中层领导、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课程专家、家长委员会和社区代表组成。主要负责学校课程开发、实施与建设,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并利用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长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不断完善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落实课程计划要求。学校与多家校外公司合作,引入校外数字化课程资源、教师,弥补校内资源不足的情况。学校和 11 家机构合作了 13 个项目,聘请了 9 个具有专业特长和技艺的老师,连同学校教师共有 109 人次参与本次课程改革,惠及 1900位学生。

4、专业发展

学校对教师进行分层次的培训,先后开设了青年教师科研培训班,骨干教师科研培训班,对教师在课程方面的钻研能力给予极大的支持。加强区域间的教育教学合作,与各师范院校、科研院所深入开展课程改革项目的合作交流,实现互动共进。


沪ICP备11021021号-4  |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48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