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基准教学与评价

作者:嘉定实小     更新时间:2018-01-12 14:33    

基于互联网+的基准教学与评价

            -------“变革课堂、重构学习的实小范式

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   唐敏

今天,有许多走在变革前沿的学校和机构,那些看似眼花缭乱的“学科融合、创客教育、翻转课堂、项目化学习”,一系列创新背后的底线逻辑:通过课程与教材重构,技术与评价运用,学程与流程再造……变革课堂、重构学习?我想,实验小学多年来持之以恒的数字化应用和学程流程再造研究,正是基于学习者为中心的基本立场,开展课堂变革与学习重构的大胆实践。

8月8日到实验小学报到,一个半月,很多工作还在了解熟悉中。尤其对数字化应用,这个全然陌生的领域,从一个旁观者,到一个参与者的角色转换,需要时间。因此,今天的交流,更多是粗浅学习后的体会,如有不当,敬请谅解。

一、数字化变革之路,为互联网+基准教学与评价提供了数据驱动

在实验小学,有一支年轻、有活力、有思想的数字化教学队伍,目前有23个数字化实验班,一批有经验的成熟教师正逐步加盟,队伍不断壮大。数字化实验,伴随着教学与评价改革的始终,拉开了课堂变革、学习重构的序幕。

2012年,开展BYOD数字化实验班,实现了“人手一机、课堂内外贯通”的数字化学习方式变革。

2013年,成为市零起点等第制试点学校。相对其他学校,已经拥有了对今天实施综合评价而言非常重要的前置端口---数据采集。

2014年,引入翼学院教育平台,还原学生课内外学习的真实表现,将数据及时、连贯、完整地记录下来。同时,教师在平台上创作、分享、发布课程,组织翻转课堂的学习,留下教学行为改进轨迹,使过程性评价成为可能。

2015年,完善数字化学习平台,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设游戏化教学情境,通过微课、创课、测试与评估,配置知识节点的动态自适应练习,在知识原点的级别上,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诊断和评价建议。

2016年,循着“在线学习、数据采集、过程性评价、指标评估、反思与改进教学”的总体构思,进入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关键阶段,开展基于学科基本内容与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教学改进研究。

我想,实验小学的数字化变革,不是简单的IPAD进课堂,而是系统思考、顶层设计,以数据驱动教学,以评价撬动变革的学校改进实践样本。数字化实验,为今天要开展的教学与评价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数据驱动,实现评价多维度

从重分数向重素养的转变,是等第制评价的内涵本质。多个维度,多种方式,就是多一把尺子,发现不一样的优秀。评价改革的目的,是让教师更精准地施教,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无论是等第、分项还是评语评价,教师都要从众多信息中,识别不同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数字化实验,带来了学习时空的延展、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资源的丰富,而学生认知风格、学习经历、家庭背景等差异,包括教师教学风格的迥异,必然让教学与评价变得更加复杂。怎样变差异为资源,让评价变繁冗、低效为便捷、科学呢?互联网+的优势正在于此。

1、“+”点数据思维,学会精准识别

    评价改革要求教师“+”点数据思维,学会从数据中识别孩子。我们今天,在阶段性评价中可以通过思来氏公司,提供一、二年级期末学科素养评测,对五年级数字实验班学生进行追踪式的基础素养发展性评估,学校在游园评价之外,也在积极探寻更为丰富的综合评价方式。我相信,老师们更需要来自于日常的、过程性的数据积累,并通过经验+技术的方式,抽象出数据与行为的关联,思考学科基本内容与核心能力的衔接与转化,指导教师更好地改进教学。许多学校使用豆朋评价也是出于科学评价、减负增效的考虑。那么,如何利用工具、平台,识别学生呢?

案例一:以学生个例,说明翼学院平台,如何帮助教师从数据中精准识别学生。

哪些学生在观看微课后完成课前任务?练习总共花费多少时间?在每道题上停留多长时间?是否参与讨论或发表观点?红蓝两色可视化比对整体情况与个性问题,隐性的思维过程可以在微课笔记、学习圈讨论中显现出来。一段时间内学习趋势的分析,教师不仅可以更加明晰重点需要关注的知识点,而且可以分析学生线上的学习特征,如兴趣习惯、学习深度、学习效度等,便于教师作出相应的调整。

    案例二: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面积与面积单位》为例,金一鸣老师开展的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课前任务数据评价。

操作路径:确立学习目标—设计评价标准(学业成果评价标准、学习习惯及兴趣评价标准)--发布挑战任务(观看微课、进阶作业、讨论互动)--评价课前学习(设计星级等第、开展数据统计、实施教师评价、引导学生自评(在课前任务学习单设计中学生可以参照标准进行自评)

课前任务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是课堂解决的重难点,采集、分析数据、识别学生,发现差异,精准施教、有效学习,有了科学依据。

2、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综合评价

没有一种手段或工具,可以解决所有的评价问题,在有限的时空内,线上线下结合,课内课外贯通、家庭学校互动,将作业情况、课堂表现、课外参与、在线或纸笔测试、素养评测等等纳入综合考量,形成科学评价,需要学校和教师们的实践智慧。

案例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太阳的话》为例,夏婷婷老师利用PAPACLASSDOJO软件,通过设计课堂观察点,积累学生课堂表现情况。

 操作路径:

梳理各阶段评价内容(学习阶段与评价内容对应)确立课堂观察点(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成果三个维度)实施课堂观察(全体关注、重点记录)--进行数据分析(整体情况、个体特征)--落实等第评价(汇总数据、对应标准、给出等第)

案例四:以二年级第一学期《分一分与除法》为例,严桑桑老师设计小组合作完成表现性任务,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评价、同伴互评,在生生互动,学会评价中内化新知。

案例五:以五年级第一学期《小数乘除法》第二单元单元测试为例,老师根据课程标准、梳理所要检测的知识点,根据双向细目表命题,采用分项评价与评语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业成果、学习习惯。

3、提供专业支持,确保评价落地

    有了工具或平台,采集数据不再是问题。解读分析数据,成了关键。为此,学校提供专业支持,独创研修模式,组织教师和互联网专家,合作解读数据,发现数据背后的意义。

如“1+2分享”模式:一名教师带领两名学生进行在线教与学的经验分享,学生和教师在同一个平台上发表学习和教学的感受。通过这种方式,研修方向明确,改进措施具体,数据确保了持续跟踪和反馈。

又如“学习分析”模式:通过建模,挖掘各类学习、行为以及背景数据,找到学习效果和各个因素的关联,预测学习行为、分析学习特质,从而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修正系统。

    4、重视非正式学习,发现更多优秀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丰富多样的,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经历,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目标导向的学业评价,让很多有价值的学习行为被忽视。基于互联网+的过程性评价,将评价的视野投向学生的整个学习经验领域,有价值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都将得到肯定。因此,关注学生的非正式学习,如网络互动、创课发布、项目学习、阅读分享等等,许多学习活动的评价标准无法预设,应该允许目标游离、价值多元。其结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经验的丰富性大大增强。

三、数据驱动,呈现课程与教学的多样化

利用工具、平台,发布创课资源,进行适性训练,采集、破译、呈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性数据;发现学业水平与学习动力、压力指数等的相关性;通过对数据的深度解读、抽象出影响学业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们大胆进行翻转课堂的研究,把更多时间花在应用和分析上,把讲课的时间和学生动手的时间翻转过来。    

学生立场,带来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评价前置、任务驱动、合作探究、个性学习、社群教育,慢慢地被更多教师接受,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在实小成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场景。案例六:语文学科--发现口头作业的价值,贯通课内外。案例七:英语学科--评价预设前置,学程流程再造。案例八:数学学科--1、找准衔接点,学习新知、加固旧知;2、任务驱动,捕捉思维差异......一个个鲜活的实践案例呈现在眼前,发现不一样的学生,成就不一样的教师。

由“语言、思维、创意、情绪、运动、数字”六大版块构成的小触角课程实施、“互联网+未来的项目化学习研究”、“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创新实验室”等等课改项目,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经历与体验。

    互联网+与教学深度融合,全面评测进入新常态

在互联网+与教学深度融合,成为必然趋势的今天,除了数字化实验班,其他老师的课堂也不再是传统教学+课件、视频等简单资源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呈现新的混合教学态势:网络教学成为教学的组成部分;数字化资源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以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转变。

除了流程再造,我们正着力研究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教学与评价方式,探索《过程性评价与个性化学习解决方案》,突出“全面适用、数字评测、平行测试、数据分析、个性辅导、激发兴趣、提高能力”等特点。目前,已经完成了数学学科全学段的定制校本评测资源库建设,系统支持每个教师的个性化定制。学校将进入“精细化的学科质量监测、智能化的备课授课辅助、专业化的培训支持”等后续的实践研究阶段。

翼学院数字化平台,主要实现对非正式学习及时、真实、完整地过程性记录,平台上已经沉淀了大量师生教与学过程的数据,依托原始数据,分析、提炼,逐步建立健全多元化、多维度的指标体系,反映学生的学习效能、学习深度、兴趣习惯和能力发展,为学校日常教学深入推进提供指引。最终,通过五年数据的积累,有望形成学生综合性评价。

    五、未来的思考

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教育领域中,一场关于信息化的变革正悄悄地发生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上,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做了详细阐述,其中在关于“自主发展--学会学习”中谈到: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为学校数字化实验指明了方向。

    如果核心素养的实质,可以用底线与高标去解读的话,底线是基础素养,那么高标又指向哪里?课程标准、教学与评价与核心素养如何衔接、转化,是个严肃而复杂的命题?任何一项改革实践,都需要系统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基准教学与评价实践研究,我们还在路上。

 


沪ICP备11021021号-4  |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4820号